搜尋此網誌

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

城市音樂

不管身為一個人是何種身份,用說得都比較快,實在的人,在說之前,不僅準備好,且隨時都可以開幹。

過去的時間,發現音樂界自稱主流的唱片公司,頗難溝通,因為換成你是既得利益者,你也會保護自己的權利,但是對於環境跟趨勢,視而不見,我就比較不認同。因此與其不必要的口舌之爭,還不如腳踏實地去作。

所以決定一邊跟他們慢慢談,另一邊來讓非主流,也有露出的機會,因此造就今天的城市音樂。

城市音樂能做的不多,那就是在有限的經費中,提供時下年輕人創作的泉源,有露出的機會。

其實有空,應該出來走走,聽聽年輕人聽些什麼音樂,創作什麼?
在這座城市,有很多充滿活力的角落,等著你的光臨:
河岸留言
海邊的卡夫卡
The Wall......

當然有空來城市音樂坐坐,為我們打打氣,加油!

一堂 120 公里 的英文課

今天一早打開郵件,同學傳來今週刊的封面故事:老丹的英文課。

讀完後著實讓人感動跟振奮,因為一位八竿子打不著邊的美國人,卻在台灣的土地上,替我們照顧同胞,真的讓我自己覺得汗顏,過去的教育,到底教我了什麼?

這幾年來,媒體上看到的都是:政治口水,娛樂八卦,資訊洪流,企業大亨。似乎少了很多的人性光明面,就像一個四川地震,台灣全部動員,隨便捐款就已經是四十億,可是台灣的山區,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營養午餐,四十萬人沒有工作,整個社會就像生病了,怪阿扁嗎?

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內心價值關的問題!

人活著其實本質是為了延續生命,但那是目的,過程更重要,肯定自我價值的過程更重要!

能力就是幫助別人的多寡?老丹千里迢迢的教尖石鄉的小朋友英文,沒有酬勞,只有汗水,卻多了快樂跟充實,還有自我價值。

如果杜部長告訴我們,他要教的小朋友就是這樣的人,那台灣就有希望了!

看起來我又在抱怨,其實我只是藉此勉勵自己。

希望你們也去看看這個故事,對你們有幫助。

本故事請見:今週刊474期

附錄:美國大詩人羅勃.佛洛斯特(Robert Frost)名詩(The Road Not Taken )(沒有走的路)最後三句……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,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

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

漫談音樂

我相信,從以前到現在大家對於聽音樂的感覺,都是一樣的,那是情感的。

但是由於網路的發達與普及,曾幾何時,CD已經變為收藏品。去年CD的產值剩下不到十億,音樂界戲稱CD為名片。

因此我試問在什麼樣的情境下,你願意付錢使用音樂?
當然每一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,但是深層去想,不外乎:感動,方便,族群等等。(就像演唱會)

先說方便,
這是一個很高的技術問題,理論上,每個人都是網路上的一個IP,如果能從系統端知道你的喜好,把你喜歡的送到你的手上,解決硬體的擷取,我想會有更多的人付錢。但是每一段都是複雜的技術跟建設,成本也很高。何況雖然技術是現成的,但是光是整合就是一件大工程。(我就是在作這件傻事。)

談到族群,
這是電信公司一直在做的事,比較Fashion的名詞叫做UGC,但是因為自由,發散,因此很難整合成商機,除非量夠大,像Google或Youtube以世界為舞台,還有一大筆錢可以燒。

最後是感動,
這是最難的,但是一旦做到,錢不是問題!

看起來我都在作困難的事!可是我相信音樂不死,只是變型!
多一些傻子來投入音樂,才會可愛,發光!